立式辊磨生料外循环技术
采用外循环立式辊磨系统工艺,将立式辊磨的研磨和分选功能分开,物料在外循环立式辊磨中经过研磨后全部排到磨机外,经过提升机使研磨后的物料进入组合式选粉机进行分选,分选后的成品进入旋风收尘器收集,粗颗粒物料回到立式辊磨进行再次研磨,系统气体阻力降低 5000Pa,降低了通风能耗和电耗
单位产品节能量:粉磨系统电耗降低3~4kW·h/t
投资金额:1800
年碳减排量(tCO2/a):6812
建设规模:新增组合式选粉机
适用条件:适用于水泥等行业的原料立磨节能技术改造
投资回收期:23个月
节能量(tce/a):2457
案例描述: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磨技改项目,对其中 1 台水泥磨进行替换改造,新建 1 套外循环立磨终粉磨系统,采用“外循环立磨+V 选+精选+收尘器+风机”组成外循环立磨终粉磨系统,年节电 1680 万 kW·h,折合标煤 5712t,按照 0.6元/ kW·h 电价计算,年节约费用 1008 万,按水泥利润 20 元/t 计算,年增产的 80 万 t 水泥利润 1600 万。该项目综合年节能效益合计为2608万元,总投入为45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 20 个月;湖北某水泥有限公司改造项目,系统产量提升约 10%,系统电耗降低 4.47 kWh/t,年节约电量约 756 万 kWh,折合年节约标煤 2457 t,减排二氧化碳 6812 t/a

该技术基于以业务逻辑为核心的数 据中心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精准建 模,研发数据中心园区多能协同的 灵活性量化评估与提升技术、态势感知技术、安全评估技术、优化调度技术、虚拟电厂技术等,并研制成支撑电力-算力协同的数据中心园 区综合能量管理系统。
技术参数:
数据中心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模精 度: ≥85%;
数据中心园区灵活性评估准确度: ≥85%;
数据中心园区态势感知精度: ≥85%。
该技术充分利用了烧结料层抽风自蓄热特性,通过构建数值模型精准测算料层供热制度,择取配碳基准值实施全料层减碳,然后通过多元化富氢手段对料层各单元实施个性化的精准补热,并使用可视化智能手段予以监测联控,通过以气代固、以氢代碳的途径,最终实现低碳的均热化烧结生产。
主要技术参数:
烧结固体燃料消耗量降低 13.5%;
点火煤气消耗量降低 21.97%;
烧结工序热耗降低约 13%;
大烟道 CO2 排放量降低约 14%,大
烟道 CO 排放量降低约 9%,大烟道
NOx排放量降低约 30%。
该技术采用竖炉作为还原反应器、氢气作为还原介质,完全杜绝碳质反应剂的参与,避免还原过程 CO2 的产生以及海绵铁的渗碳,进而消除海绵铁熔炼过程的碳氧反应。
主要技术参数:
氢气入炉温度 1000℃~1050℃,入炉压力 0.4 MPa,炉顶气出口温度350℃~400℃,出口压力 0.3 MPa;海绵铁金属化率 93%,海绵铁排料温度˂120℃;
氢气一次利用率 30%,氢气耗量550 Nm3/t~560 Nm3/t 海绵铁。
该技术将光伏电站智能柔控装置串联在光伏电站集电线路中,基于电力电子柔性控制技术,实现光伏电站箱变的柔性启动,在装置两侧电压幅值和相位一致后,实现同期合闸,避免了箱变启动时的励磁涌流冲击。关键技术包括交流电压智能柔性控制技术和智能柔控装置控制保护策略。
容量≥200 kVA;额定电压 35 kV;升压变压器投入/切出冲击电流<1.2pu;设备启动时间<1 min。
该技术是一种以气体为原料的生物发酵技术。气体主要成分为 H2、CO、CO2等,通过微生物代谢反应,产生乙醇及新型饲料蛋白。该技术根据原料气组分不同,分为一代、二代技术。一代技术将含 CO 为主的原料气高效转化为乙醇,每转化 6 mol CO 产出 1 mol乙醇,同时放出 4 mol 的 CO2,实现CO2 减排 33%。二代技术在一代技术的基础上,将含有 H2、CO、CO2 的原料气高效转化,进一步实现 CO2的固定。
主要技术参数:
发酵过程 H2转化率≥60%;
CO 转化率≥80%;
CO2转化率≥60%。